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节日特辑】|追思在清明,雨过是天晴
来源:    上传时间:2024-04-04

清明知识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清明节清明节兼具自

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其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过清明节?

“清明”带给了我们什么


不忘本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是祖先,是亲人,是故土。清明时节寻根问祖,其实是提醒我们做人不能忘本,既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

出发,因何而出发;更要遵循父母的教诲,传承先辈的精神。


学会告别

“祭祖扫基,真会得到祖先的庇佑吗?”有人回答说:“祭祖,相信的并不是鬼神,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是不会消失的,他们在

我们心里留下的回忆也不会消失。”

死亡,只是改变了生命的状态,并未结束我们与亲人的联系。在这场年复一年的仪式里最好的缅怀是记得,也是放下。那些有关生死

的话语,教会我们在爱中学会告别。


传承

“清明”承载的有哀思、有纪念,是责任、是感恩。不论家教传承,还是家国情怀,都寄寓在这四月的叩拜之中。



我们怎样度过“清明”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祭奠与缅怀的仪式,更是我们与内心深处哀思对话,寻求哀伤疗愈的契机。我们可以成为自己的执念清除师:

承认哀伤,允许泪水流淌;

对话执念,释放内心负荷;

感受仪式,赋予告别意义;

连接生命,寻找新的篇章。

面对失去的痛楚,首先要做的便是接纳。哀伤并非软弱,而是爱的证明。清明,既是哀悼的时刻,也是生机盎然的季节。万物复苏,

生命轮回不息。

不妨借此机会,走出哀伤的阴影,去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种下一棵纪念树,或是照料一盆绿植,让生命在延续中找到寄托。参

与社区服务,关爱身边的人,让爱在传递中得到延续。学习新的技能,开启新的兴趣,让生活焕发新的色彩。每一次与生命的连接,都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也是对自己最有力的疗愈。

心心有话说


清明节落在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却也是所有节日中最容易让人感伤的。当我们急匆匆地行走时,别忘了停下脚步,回头看一看。

人生终有别离,但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天清气明,杨柳泛青,愿你不负时光,珍惜当下,带着所爱之人的嘱托,勇敢而从容地过好每分每秒。

文章来源:


1.是泓芮啊-《清明节·心灵疗愈》

2.大大的心理空间-《哀伤辅导:执念清扫师》


Copyright 2021 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710-3591827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邮编:44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