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八段锦”是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团队经过深入探索,总结出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八正道”的积极心理八正法,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且实用的情绪调节策略,能有效地调节情绪,提升心理韧性。
“传统八段锦”对心理调节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古法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如“双手托天理三焦”“摇头摆尾去心火”),通过调节呼吸与肢体协调,能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大脑5-羟色胺分泌,缓解焦虑抑郁。
其效果与现代心理疗法(如森田疗法、正念冥想)有相通之处,通过“返观内视”达到身心平衡。
因此,建议大家结合“传统八段锦”和“心理八段锦”一起练习,再使用情绪调节技巧,持续2-4周时间,淤堵情绪便可见显著改善。
若症状严重,需配合专业心理咨询或医疗干预。
心理八段锦
小结
我根据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积极心理学的结论,总结出来八阵法,情绪八阵法本来来自于佛学,更加偏宗教,我把宗教的包装去掉,把其中的技巧拿了出来,以下是心理八段锦内容:
一、深呼吸
第一个能帮我们从负面情绪体验中超越出来的,是深呼吸。
美国小学三年级孩子就做情绪调节的训练,第一堂课学的就是中国人的气功。因为人在生气、焦虑、烦恼、恐惧的时候,特点就是出气比较粗,你看小朋友生气时,腮帮子都鼓了起来,叫做气呼呼气鼓鼓。
如何把这种消极情绪体验转移替代,升华掉呢?很简单,把这个气慢慢的吸进来。
因为当我们把气慢慢吸进来时,就抑制了我们交感神经的亢奋,让我们进入一种轻松平静的状态。
【科学发现】
人类负面情绪的加工中心,在鼻子后面,有个叫做杏仁核的器官,那个杏仁核像杏仁一样非常小。
所以把凉气吸进来,可以物理降低杏仁核的温度。
因为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杏仁核充血温度容易上升。
这就是为什么在凉爽的环境里,深深的吸气感觉特别舒服,那是因为物理降低了杏仁核的温度。
【具体方法】
-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站立,保持身体放松,脊柱挺直。
- 让空气充满腹部,感觉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胸部保持相对不动。吸气时间持续 3 - 5 秒,甚至更长。
- 感觉腹部逐渐收缩,将体内的气体完全呼出。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稍长,如 5 - 7 秒。
二、闻香
君子配香,嗅觉是人类情绪反应最快的一个感官。
当你把香气吸进来的时候,对我们情绪调节特别有帮助,所以我们中国人经常讲君子配香,就是因为这样的香气让我们开心。
【具体方法】
三、抚摸
我们可以抚摸自己的身体和接触别人的身体。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很有趣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触觉会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觉,为什么会带来愉悦的感觉?
【进化解释】
因为在进化的角度来讲,我们生活的空间很小,在山顶的里,大家挤在一起的机会比较多,这样的话,肢体之间的互相碰撞和自我的碰撞,都会让我们产生愉悦的感觉。
【科学解释】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研究,把一个小猴子交给两个妈妈抚养,一个是能够给他奶水,一个是给他触摸感。
结果发现:小猴子在成长过程中,最为依恋的不是那个给他奶水的妈妈,而是那个给他触摸感的妈妈,这就是我们经常讲有奶不是娘,有摸才是妈,摸能产生这种愉悦的、放松的、舒适的感觉。
所以,情绪可以通过我们的触觉进行调整,自己难受的时候:
1.抚摸亲人和自己
摸一摸自己的亲人,也可以摸摸自己。
2.抚摸膻中穴、肚子、鼓掌等
还可以摸自己的膻中穴,摸自己的肚子,一起鼓掌。
3.仰望星空,登高望远。
想尽办法让我们做人的感觉呈现出来,抬头挺胸,打开迷走神经,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向前看,向远看,向高处看。
康德为什么把仰望星空和思想道德放在一起?
就是因为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打开了迷斗神经。
当我们打开迷斗神经,我们容易唤醒我们心中的道德,而这个道德就是阳明先生说的良知,人类的良知,其实就是我们人类进化选择出来的积极的心态。
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也可以像诗人海子所说的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建议我们在座的各位朋友,不要等到明天,从今天开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四、运动
除了刚才谈到的抚摸身体之外,我们发现运动也特别重要,为什么运动特别重要?
【科学解释】
前面谈到的两种神经化学递质,压力激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
科学发现:都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去化解。
所以,当你采取了斗和逃的行动方式之后,这个问题就容易消失。
给大家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锦囊妙计,当我们感觉自己不舒服的时候,有挑战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特别简单的事情:
1.身体动起来
就是给自己找个事做,做什么不重要,动起来就行。
千万别躺平,千万别宅在家里头躲在床上,一定要走出家门,我把它叫做迈出第一步。
只要给自己迈出第一步,只要是给自己行动的倾向,我们的所有的痛苦、创伤、烦恼、抑郁都可能得到化解。
行动是解决我们心理问题的最好方法。
五、正念
【内观】大脑动
我们身体不动的话,我们的大脑也可以动。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叫做内观。
我们可以内观自己身体的、心理的感受,比如说气沉丹田就是内观自己下腹部或者是内观鼻息,那就是练气功,或者像太极拳,内观双掌之间。
其实都是让我们意念集中在某一处,一守一处,放下当时的执念,我们很多的身心状况都会得到改善。
1.坐禅冥想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
观察呼吸的进出,注意身体的感觉、思绪和情绪的涌现,但不加评判或陷入其中。持续观察自己的内在体验,以培养觉察和平静的心态。
2.身体扫描
躺下或坐下,逐渐扫描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和感知,从头到脚或反之。
注意身体的感觉、紧张或放松的部位,以及任何其他身体感受。通过身体扫描来觉察身体的变化和内在的感受。
3.情绪观察
观察自己情绪的涌现和变化,不加评判或陷入其中。
意识到情绪的起伏、持续时间和变化的特征。通过观察情绪来了解自己的情感模式和反应。
4.思维观察
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注意思维的内容、连续性和流动性。
不要被思维所困扰,而是持续地观察和认识思维的运动。意识到思维的起伏、偏见和瞬间的变化。
5.日常活动觉察
将内观修炼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例如,当你吃饭时,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咀嚼的感觉和饱腹的体验;当你洗澡时,觉察水流的触感和身体的清洁感。
将觉察带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增强对当下的体验的关注和珍惜。
六、倾诉
除了我们自己身体动,意念动,我们还可以做一件事情,就是倾诉写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语言的重要性】
我们很多人认为说话不重要,其实说话真的是非常重要,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有语言。
而且我们有很多的证据证明人类的各种情绪的表达,如果没有语言的帮助,是说不出来的。
所以,要调整情绪,一定要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你会发现,我们人类的心理的边界,其实就是由语言决定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我们人类天生就用的本领用到极致:
就是会说话,爱说话,想说话。
1.找人聊天、倾诉
当自己难受的时候,找人说一说。
如果一个人能够倾听你的内心的呼唤三十分钟,祝贺你,这就是你的心理老师!
不一定非得找我,也不一定非得找其他的心理咨询师,找一个好朋友,能够听你聊,听你说倾诉心声。
【具体方法】
选择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如亲人、朋友、心理咨询师等值得信任且能给予理解和支持的人。
七、写日记
如果实在是找不着,或者你不愿意去说,比如你有身份,是大老板,是总工程师,是个权高权重的人,你不想跟别人说,那你可以对自己说,那就把它写下来。
所以,我们在感到难过时,可以写一写自己的内心感受。
当我们写作时,大脑就是变得越来越理性,当我们理性上升的时候,我们的感性就容易下降。
这样的此起彼伏,能够让我们慢慢从情绪的奴隶变成智慧的主人,这就是倾诉和写作的价值意义和作用。
【温馨提示】
不一定要长篇大论,或要引经据典,不一定要写出来给别人看,这个写作,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心理状态的一种倾诉。
八、自我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