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搭建家校协同育人的有效桥梁,深化家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9所高校,特别策划2025“阳光青春”家长课堂。课堂将连续推出5期内容,紧扣大学生心理健康核心,深入探讨大学生活、沟通技巧、能力养成、亲子关系、引导教育等关键主题,为家长提供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助力其健康成长的专业视角与实用方法。
今天为第五期“引导教育”,由南方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大家带来相关课程。
南方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疾病科学用药指导——给家长的必修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面向大学生家长,普及心理疾病药物治疗知识与指南,助力家长正确支持孩子治疗。通过真实案例说明药疗与心理治疗协同的作用,提供家长的支持策略,科学兼具通俗。
首都师范大学: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什么?

课程简介:大学是孩子成长关键期,离家学子需适应大学生活,应对学业、社交与规划挑战。本课程从三个角度助力家长成为孩子的坚实后盾,家校以“知”“观”“托”护航,让孩子安全迎接挑战,从容面对大学生活。
四川大学:关爱自己,才能更好守护孩子——心理困境子女父母的自我关怀指南

课程简介:当孩子陷入心理困境,父母经常全力付出却忽略自我。本课程聚焦父母的自我关怀是助力孩子康复的重要力量,将解答自我关怀为何是责任而非自私,如何打破“必须完美解决问题”的枷锁等困惑。
华中科技大学:面对心理疾病,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规范药物治疗?

课程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心理疾病成家庭难题。孩子确诊后,药物治疗是关键,但家长常因副作用担忧、病耻感陷入迷茫。本课程助家长理解药物机制,提供实用建议,助力家长成为孩子康复后盾。
华中科技大学:为什么孩子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课程简介:您是否听过孩子说“生活没意思”?是否认为这是“想太多”?本次课程聚焦当代大学生常见的“无意义感”困惑问题,借真实案例揭示核心,父母的倾听尊重、共情支持与共同重建目标是关键。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可点击“阅读原文”登录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之家获取更多视频资源

图片设计:丛瑞
视频加工:王涛立、马泽飞(河北农业大学)、杨娜(渤海大学)、周沫(南京师范大学)
编辑:黄爽(西南石油大学)
责任编辑:杨虹、王涛立
审核:李蓓蕾
终审:郑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