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你就是答案》:尊重并忠于自己的感受
来源:    上传时间:2019-12-18

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氢气球,其他小玩具我都不喜欢,就喜欢它,也许是因为我对于飞翔或者漂浮怀揣一种很独特的情感。

 

但每次在我开口的时候,我的妈妈都会告诉我,这种气球也就图个新鲜,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好玩,最多一个晚上就能瘪掉大半。所以这样没有用处的东西,没有必要买。

 

那会我算得上一个非常听话的小孩子,所以在母亲这样说过之后,也就勉强用这样“没用的氢气球”的“真理”反复给自己洗脑,平息自己的渴望。

 

这种要求被拒绝的次数多了,我自己都以为自己不再需要了。直到有一天我的弟弟用撒泼打滚的方式为自己成功争取到了一只氢气球,我才发觉自己还是很想要它的——不管有没有用,是不是大人嘴里没有用处的东西,我还是很想要它。

 

所以在我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费之后,我给自己买了一只氢气球,算是平复以前那个求而不得的小女孩的心愿。

 

生活中哪怕非常开明的父母,有时也难免会这样:当孩子提出来一个要求,就用自己的认知和理性强迫孩子去信服他们的想法,以为这样就是为了对方好,为了对方少走弯路。

 

武志红老师在《你就是答案》一书中提到的一句话:“存在感,是建立在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与这件事是否建立起了连接”。

 

不管是不是通常意义上无聊、无用的事,但只要她真正遵从自己感觉去投入到了这件事情,他所获得的存在感也会更多,就像树一点点长出更多的根系一般,从而更好地汲取世界给予的营养。

 

01

忠于自己的感受行事

 


书中提到巴菲特的一句话,我认为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尊重你自己的感受

 

而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也说:“感受就是你与事物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

 

事实上,我们与事物的联系经常被那些生命中非常重要且爱我们的人切断,然后被迫接受来自对方有用还是无用等观念的灌输。

 

自己内心的感受(也就是自己的立场)就像是树的根系,而外界那些好坏的评价就像狂风。一个人如果忽略自己的立场,而去过度揣测别人的立场,就会失去对自己的认识,也失去和事物真正建立联系的机会——就像听别人说经验,远不如自己体验自己得到的感触令你受益。

 

所以作者非常强调一件事,问问你真正想要什么,你的内心在当下感触如何,才能明确自己的立场。

 

书中也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论点——第一流的才能源自你内心用处的感受,而不是别处。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总是想着去哪里寻找资源帮助自己完成。就好比写作,想要寻找合适的论据论点佐证自己的想法并没有问题,但如果想要写出更好的、非常顺畅的文章来,那一定是你已经知道的、扎根在你内心让你舒适的东西,而不是临时的资源。

 

而这样的感受对于普通人而言,是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会自然涌出的,是需要自己全情投入一件事情才能领悟的。

 

所以别把自己交给别人定义,忠于自己的感觉或许会获得超乎想象的能力。

 

02

成长是最重要的

 


这个部分道理似乎很浅显,但又确实给了我当头棒喝的感觉——从整体的角度看人生,成长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社会环境在很多时候都给了我们一种过于强烈的志向上的焦虑——高考也好、工作也罢,仿佛只要行差踏错一步,都是万劫不复的灾难。所以就要求每个人每一步都要“正确”,你才会拥有幸福。

 

就像书中提到的苹果树的故事:一颗苹果树第一年结果10个被拿走9个只剩1个,于是它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结果5个,最后也只剩1个,但它心里很高兴,因为得到了20%比去年翻了一番。

 

对于外界而言,得到多少苹果很重要,但对苹果树而言,得到苹果重要吗?果子对它其实并不重要,更重要的应该是不断成长。

 

把评判自己快乐与否的意义交给外界,就会像这颗苹果树一样,总是随着外界起伏波动:高兴了就结果,不高兴了就拒绝成长。而外部因素我们无法控制,放任其影响的结果就是成长成为可望而不可即。

 

作者为此提出“我是为自己而玩”这一观点。

而想要为自己而“玩”,我们就需要开始思考两件事:一是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目标;二是从整体的角度看人生。

 

这样一来我们看到自己生命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挫折的时候,就不会把它看成是一个灾难,一定需要即刻化解否则就是自己无能。

 

而是在遇到之后,相信自己总有能做到的事情而不是完全无助,会容许自己有提升和成长的时间去面对,而非轻易否定自己。

 

03

自我实现的预言

 


作者这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但你的人生一定是你自己创造的。因而,改变人生的关键是发现自己如何创造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他紧接着提出来心理学上一个特别有价值的术语——自我实现的预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我某个学期给自己定运动目标的时候,内心会觉得自己能够完成大概80%左右,过程一定会有很多阻碍,但结果基本和自己的预料差不太多。

 

书中也举例了作者朋友对于自己的“预言”——其他人觉得他可以上清华北大,他却觉得能上南开就不错了,接过确实只能上南开大学;后来他想去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结果如愿去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商学院。

 

当然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并不一定会灵验到这种程度,想做到什么就能做到,但它能够提供给你一种捍卫自己愿望/预言的需求。比如你想每周进行4天的运动,那么你就一定会注意自己的工作或者学习,并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运动项目以达到目标。

 

而人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叫做选择性注意。你会注意到那些你想注意的、与自己预言想符合的东西,而忽视那些不符合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步积累越来越多的物质底蕴辅助你去完成预言。

 

与此同时,预言如果是消极的,那么你也会注意到更多消极的事情。你越觉得你遇到的都不是好事,那就越可能会遇到不好的事物。

 

所以,努力转换一下对自己的预言吧。

 

04

不需要叛逆

就能闯出一条路

 


都说青春期被称为第二个叛逆期,这个时候的孩子通常都有想和家长作对的行为。但真的是为了作对而作对,宁肯两败俱伤也要反抗家长吗?我想人都是不会愿意做无用功的,这样的叛逆,总会有它存在的道理。

 

作者对此的理解为——叛逆,是为了闯出一条路来,如果早就有了一条路,还叛逆个什么劲。

 

家长和社会认为这个阶段是叛逆,不过是因为不符合他们内心对孩子的期望和标准。但青少年们为什么叛逆,也正是因为他们想要逃离这种期望和标准,获得对自己的掌控和独立的权利。

 

书中针对父母和孩子都提出了改变这种情形的方法,但在此我想特别提一提孩子如何活出自己,摆脱对抗时的无差别攻击的方式——因为就算是成年的我们,也没能全然离开这种困境。

 

为什么叛逆,是因为我们希望不按父母的意思而活,希望做自己。但通常我们只完成了前半句:反抗父母,好似反抗了父母就是做自己了。但如同作者所言,从哲学上来讲,A-A根本上就是一回事,我们实际还是没有摆脱他们设定的思考范围。

所以真正做自己,就需要找到第三条路,看到自己真正的立场。

 

比如父母希望你好好学习,没有自己真正立场的时候,可能就是想逃学、赖床来反抗他们获得“独立”。但如果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分辨出父母期望中好的一面加以利用,比如会好好学习,但也不会只学习,你会尝试学习更多书本以外的东西,来丰富填充自己的生活。

 

还有一点就是,从小事中表达出你“不含敌意的坚决”。

 

我们想要独立和攻击父母并不是一回事,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只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因为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能够让对方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态度是什么,而这样激烈的法子通常情绪素材强烈并且直观。

 

但人就是这样,越激烈越容易激起人的逆反情绪,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作者提出从身边比较小的事情开始,逐步让对方感觉到你传达出来的情绪和意愿。你只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比如你觉得你吃饱了就不吃了,但并没有对父母的敌对情绪——因为我讨厌你对我的控制所以我不想吃饭——仅仅只是我吃不下了。

 

人在感受到压力的时候,比如他们察觉到你的对抗,是一定会做出较量的准备的。

 

但就像作者所说:“但是,很少有人预料到,对方既不按照我的要求来,又对我不生气,这时就无从下手,而你就可以更好地坚守住你的立场。”

 

05

写在最后

 

书中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点,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最好的当然是自己去看。就像作者所传递的那样:只有你和事物建立了联系,才能获得属于你自己的感受,获得丰沛的资源。

 

当然我也希望大家能在阅读完我的读后感之后,能够有所体悟,找到并且忠于自己的感受。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满意,为自己“玩”,不是吗?

Copyright 2021 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710-3591827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邮编:44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