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影响人际理解的因素
来源: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    上传时间:2017-10-06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易理解的东西,也有许多不善于理解的人,它是要人们运用心理原则去寻觅的理解,需要架设一座新的理解的桥梁。产生不理解的原因,从宏观来看,它涉及政治、社会、人类、自然、经济等很多方面;从微观来看,它涉及思维方式、情感心态、文化家庭等等。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都会碰到不理解的问题,那么人际理解的障碍在哪里呢?一般来说,人际理解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障碍。理解是一种双边活动,人们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理解,然而有人却认为“理解是绝对的,不理解是相对的”。因此,他们的行动一旦未被理解,就会忧伤、或牢骚满腹、暴跳如雷。其实这是一种认识陈碍,实际上,客观规律正好相反;“理解是暂时的,相对的,不理解是绝对的。”理由很简单:从不理解—理解一新的不理解—新的理解……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种矛盾运动的产生与长久性,取决于社会矛盾运动的长久性与复杂性。只要社会不停止发展,这个矛盾就永远不会消失。社会正是在人们的理解与不理解的统一过程中得以前进和发展的。

    (2)观念障碍。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人们相互理解的根本障碍。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态度和结论就会不一样,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也必然是相悖的,其行为也就必然不相径庭,在金钱万能的社会里,人们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就永远不可能相互理解。社会心理学认为,态度的类似性是人际间吸引的重要条件,因为类似与相符本身具有一种增强作用,人与人若具有共同的态度、人生观、世界观,就容易被此适应、吸引,从而获得相互的理解。

    (3)目标障碍。理解的目的是创造和发展,理解本身不是目的,寻求理解也不是目的,理解仅仅是达到创造和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法。舍去目的面去追求手段,将失去意义。如今,在全国范围内,从报刊宣传到实际行动中,人们广泛开展的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活动,招更多的信息——改革的目的、成就、困难、问题详细地介绍和传递,沟通社会对这场大改革助理解。这种双向信息交流,就是一种大范围的“理解”,这种“理解”也不是目的。理解是对人的创造和献身精神的一种充分肯定。

    (4)个性障碍。理解是个性的反映,有的人始终不被人理解,有的人始终不能理解人:有的人能理解一切人,行的人能被一切人理解,有的人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自己却不愿去理解别人,这些都是个性的一种反映。个性的表现应该是显明、干脆面洒脱的,而那些难难诺诺者常常不能也不会被人理解,如不清除个性障碍,就永远不可能获得相互助理解。

    (5)偏见障碍。所谓偏见,即是那种相悖于客观规律而一味固执己见曲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和生活见解。从偏见产生的起因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认知定势所产生的偏见,一是归属效应所产生的偏见。在现实生活中,不管那类偏见都直辖影响着人们正确地运用人际沟通媒介进行相互理解便可能出现不少误解,甚至产生人际冲突,妨碍着人们在社会群体中的正常交往,从面也限制着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完善。因而,积极克服人际理解中的偏见是增进相互沟通的一个基本前提。

    (6)归因障碍。归因乃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并推论其原因的心理过程,指的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是不是有其它企图?”“这样做能让人理解吗?”等等,了解了原因之后就可以加以预测,从而对人们的环境行为实行控制,这种控制一旦失效,就会产生理解上的偏颇而影响人际交往。

    (7)角色障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角色地位的不同.也会影响人们的相互理解。如果人们都只从自己的地位、角度上,而不是从客观地了解对方和真诚地尊重对方的基本出发点来考虑问题,那就不能获得相互的理解。

    这往往是上、下级之间,新同志和老同志之间.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相互不理解的重要原因。

    (8)频率障碍。人们交往的频率会影响人们的相互理解,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话,是不可能有共同的语言和不可能相互理解的。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促进相互的了解,消除误会和隔阂,沟通思想、增进感情。“知之深、爱之切”,这样才能促进相互的理解。

    (9)其它障碍。人们的文化教养、生活条件、经济地位、职业的差异,地域的差别、出身的不同、传统的文化,世俗的偏见、甚至入的性别、年龄等都可能成为人们相互理解的障碍,但是这些因素是非实质的。

Copyright 2021 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710-3591827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邮编:441053